爱岗敬业,初心如磐为人师
“既然选择了教学,就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”,这是花俊国老师对自己的要求。行源于心,力生于志。从教以来,花老师从不忘记自己教育的初心,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,认真总结育人施教规律,把多年来从事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管理学基本原理结合,与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,不断探索和总结如何当好班主任、当好研究生导师。在研究生培养上,他推崇“学生周例会”制度,实行轮值主持制,利用腾讯会议和微信,实现会上会下、线上线下不间断交流,进行答疑解惑,实时追踪学业进度,力求通过例会监督交流实现“高质量、多效用、育全才、出成果”的目标。例会制度既督促了学生积极学习、及时交流信息,又锻炼了其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自例会制度实施三年以来,他从未缺席例会指导,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因病住院手术次日,依旧坚持参加学生“云例会”。2020年3月25日晚上7点的那次例会让同学们记忆深刻,当时他们发现花老师的声音和状态与平时不同,都以为是风寒感冒,后来偶然聊起,才得知当时老师头一天刚做了3个多小时手术,身体虚弱、伤口未愈,手上还在打吊针。妻子深知拗不过这个平常与她聊天三句不离教学、学生的“老教师”,便协助他操作准时进入了线上例会。正是花老师这样的敬业负责,使他的学生们实现了弯道超车,在疫情期间均收获了至少1篇学术论文,这也是宋高雅校友多次赞许,使自己受益最大的好方式。三年来疫情反复使得居家办公教学成为常态,出门工作和锻炼的时间减少,这样的生活使他遇到了新麻烦。2022年10月,他又患上了“肌间血栓”和“跟腱炎”,脚部浮肿,时好时坏,不能久坐也不能过多锻炼,他就利用碎片化时间,坐下来看论文,站起来通电话,锻炼中在思考,统筹指导着十几个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。疫情过后,他更是以校为家,就算是休息日也会在校陪着学生解决问题,修改文章。目前所带学生又有7-8位同学具备了读博条件,取得了新一批学术成果。学生们都深切感到,能遇到花俊国这样的老师真是无比幸运。花俊国老师重视科研、追求论文的同时,还积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,年教学工作量始终名列前茅,最多一年累计超过700学时,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职工生的普遍肯定。花俊国老师以实际行动,将“人师”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立德树人,行为世范育英才
“学生们不仅渴望知识,也渴望温暖”,花俊国老师如是说。他始终把关爱学生落在细微处、抓住关键点。2021年一个学生家里突遇变故,他得知后,立刻电话安慰,托人带去心意。事后,在他的鼓励下这名学生化悲痛为力量,立志报效国家、报答社会,努力成为和花老师一样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,此后他学习的劲头更足,学习成果名列前茅,成为为数不多能够在《农业技术经济》和《农业经济与管理》上发表2篇论文的学生。去年花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冯满敬同学,由于疫情原因,工作和考博结果都不明朗,感到很迷茫。在他于就业和继续深造之间找不到方向时,花老师多次主动和满敬同学谈心,并积极为他联系就业单位。同时,鼓励他边工作边学习,继续为考博做好准备。工作不到一个月,突然好消息来了,满敬同学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补录为博士研究生。今年寒假疫情过后,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的张俊华同学特意回来看望花老师时,当着多位同学的面回忆道:当年考博期间压力巨大,状态沉闷,学习效率不高,精神几经崩溃。花老师察觉出我的心结所在,鼓励我以体育锻炼缓解学业压力。借助陪着打球的机会,进行心理疏导,让我坚定考博信心,振奋精神,不言放弃,最终解除了心理上的困惑,冲出重围,顺利考入中国农业大学。花老师通过言传身教,督促学生德智体美全能发展。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,坚持“因材施教,因人而异,宜学则学,宜业择业”的原则,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,考研读博早动手,考公就业早打算。他担两任班主任期间,所带班级学生考研进入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将近20人。花老师善于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长、科研潜质、综合素养。所带研究生最近5年连续有张俊华、宋高雅、苏贵芳等5位同学分别考博进入中农、南开、人大、西农,另有4同学处在今年的备考中,郎一峰、陈昱帆等同学进入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。
回忆起在母校读研的美好时光,多位同学都感慨地说道花老师为学生真是操尽了心。在论文写作上,花老师既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保持积极心态,又要潜下心来考虑研究的实证方法;既要检查精进稿子的表述,又要精心选择适合的期刊投稿。在选择目标院校上,花老师既帮助学生研究招考信息、选择合适院校,挑选报考导师,又帮助学生购买相关书籍、督促复习备考、疏解心理压力。没有花老师的指导帮助,难以想象他们会取得如今的成绩。同时,对于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同学,花老师也积极指导他们寻求各种渠道,搜集各种就业信息,帮助学生联系单位顺利就业;面对遇到特殊情况的同学,想尽各种办法,寻找工作关系,积极给予帮助,努力为学生寻找用武之地,有机会施展才能,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。
科研育人,互促共进获双赢
“著作等身,贵在培才育人。”花俊国老师总这样看待。花老师潜心于科学研究,也始终不忘人才培养。他以身边的长江学者、社科专家和拔尖人才为榜样,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,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床的头一件事,就是把自己思考后的问题与结论及时和学生发微信交流;经常晚上十点多还在和学生交流,讨论论文写作,斟酌表达用词。每年春节期间,他总是对妻子说,保证不再和学生探讨问题,让学生安心过节。而他自己却得空就在电脑旁继续修改课题材料,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,节后再和学生交流。近年来,他针对重大动物疫情、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问题多发、频发的突出问题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,积极申报省部级、国家级项目。先后申报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、省软科学研究项目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4项,为农林经济管理和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。他始终坚持课题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双促目标,以课题研究促学习,以能力提升促科研,实现课题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互促共进和双丰收。培养的硕士研究生,近五年来,在《中国农村经济》《农业技术经济》、《软科学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余篇,完成工作论文10余篇,这体现了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。老牛明知夕阳晚,不用扬鞭自奋蹄。目前,花俊国老师秉承总书记“教师要成为大先生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示范,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”的理念,以德立身,以身作则,行为世范,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勤勉工作,砥砺前行,努力为河南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。